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46章 这奇怪老头,一身臭毛病

百姓中的这个老头,看起来非常的奇怪。

首先,他很懒!

别的百姓来到杨家村,基本都是为了找干活,要么去疏通沟渠挖取河泥,要么去砍伐荒林开垦土地,大家目的都很明显,来此干活挣钱挣粮。

想要干活,就得努力……

但由于大家是本地人,属于假冒的江淮流民,无论开荒种田还是挖河通渠,县里早已贴出布告是为了赈济灾民,当地百姓不在此列,意味着不享受这份待遇。

明明待遇很好,针对却是流民,本地穷苦百姓心里憋屈,但却不敢反对县衙的决定。

但是,大家又都渴盼享受这份待遇……

怎么办呢?

只能冒充!

反正我是穿着破烂衣裳过来的,并且我家境其实和流民没区别,虽然家里有着几间破屋,但是已经没田没地没粮食……

不来找干活,难道饿死么?

而如果像以前那样,继续给县里大户干活,无论干多少年也没用啊,仍旧还是被盘剥压榨的命。

所以,我们豁出去了,死皮赖脸的冒充,死皮赖脸的来干活。

如果被发现,立马跪下哭。

前些日子不是有过例子么,书吏们‘发现’了冒充者,原本是准备强行撵走的,结果被冒充者哭的心软了,于是就假装没有发现,默许大家继续的干活。

老百姓们不傻,意识到这是书吏们照顾,毕竟大家都是泾县人,本乡本土的肯定念点乡情。

只不过念情归念情,不能让书吏们难做,所以该伪装还得伪装,并且干活也要更努力。

那些江淮灾民能玩命的干,我们泾县百姓难道不行吗?

堂堂本地人,难道被外人别下去不成?

哼,我们泾县丢不起这个脸。

不就是干活么?

祖祖辈辈谁没吃的就是这份苦。

只要能挣到钱粮养家,谁会吝啬两膀子力气?

况且这里不止是能挣到钱粮,关键是开荒的政策让人疯狂,老天爷啊,五五分成,只要开荒一亩地,就有半亩属于自己。

而如果今年拼一拼命,咬牙玩命的开它十亩,岂不是意味着能分到五亩田地,五亩地已经足够一个孩子一年口粮啊。【古代粮产低,五亩之田养一童,这是有明文记载的,不是故意为了剧情难度编造。】

田,是百姓的命!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