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6章 让人疯狂的政策

全县都成了自己人,上上下下都喂饱了。

然而即使如此,杨一笑依旧谨慎。

他发布告之时,借用县衙的名义,哪怕被有心之人盯上,但也抓不住他的把柄。

事实上,这是他的一次试探。

也是麾下一群老谋深算者共同商量的决定。

此次借用县衙的名义发出布告,干的事情却是招抚流民进行屯田,如果这事不被朝廷追究,那么以后就可以继续干。

村外80多个粥棚,贴了一模一样的告示。

每个棚子前面都站着书吏,负责给流民们宣读和讲解。

内容很长,全文如下。

第一项先是关于惩罚的,涉及参与闹事的那些人。

“泾县县衙布告,咸使流民闻之。”

“于今日清晨,有一千四百七十七人滋闹,施暴行,伤妇孺。”

“身为灾民,接受赈济,不思感恩戴德,竟然打砸哄抢,此行为,重罪也。”

“若按云朝律法判处,该当判个立斩之决。”

“然而县秀才杨一笑公,心性良善,胸怀仁慈,有感灾民悲惨,故而予以求情。”

“经杨相公求恳,县衙做出如下判令……”

“凡此参与暴行者,贬为苦役五年,需开荒屯田,以赎自身罪!”

“又因此一千四百七十七人,镇压之时当场斩杀三百二,人死如灯灭,故而不追究家属。”

“扣除之后斩杀之人,尚余苦役1157人。从今日起,即刻劳作。”

自古以来,掌权讲究恩威并施,然而‘威’要在‘恩’前,否则起不到震慑的效果。

所以这份布告的第一项,刻意把惩罚写在了最前面。

五年苦役!

劳作赎罪!

这份惩罚看似森苛严厉,流民们却全都十分敬服,甚至就连遭受惩罚的那一千多人,个个都在庆幸自己保住了一条命。

所有人都认为,杨一笑是个仁慈的人。

一千多个苦役,当场就被县卒押走,但是去的地方其实并不远,劳作之地就在杨家村附近。

这附近曾有两条灌溉大渠,乃是云朝开国之时建造的水利,当初曾经浇灌十几万亩良田,号称是整个泾县的保粮之渠。

只可惜由于云朝的衰败,再加上官场吏治糜烂,两大沟渠年久失修,已经淤死长达二十年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